中文搭桥助人才培养 技能筑梦推区域合作 ——2025年东盟国家“中文+职业技能”优秀本土人才培训项目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4-23浏览次数:19

4月14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书写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篇章,擘画中国同周边国家共促稳定繁荣新图景。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与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合作与交流,累计为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开展师生培训二十余场,培养培训东盟国家师生4000余人。

4月14日至23日,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共同举办的2025年东盟国家“中文+职业技能”优秀本土人才培训项目在我校开展。此次项目吸引了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文莱等东盟国家的25位优秀本土教师参与。4月22日上午举行了2025年东盟国家“中文+职业技能”优秀本土人才培训项目的结营仪式,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何学军出席活动,党委常委、副校长魏萍主持活动,并共同向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何学军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中国与东盟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往来日益频繁,对既精通中文又掌握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愈发迫切。在此背景下,学校精心筹备了本次培训项目,遴选了25名来自东盟国家的优秀本土教师参与培训,为东盟国家教师搭建提升教学、增进交流的平台和桥梁。此次培训,学校高度重视,统筹多方资源,精心设计课程。从学员反馈情况来看,这一系列教学安排既提升了学员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也增进了大家对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深入了解。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与东盟国家交流与合作,希望老师们继续发挥友谊使者的作用,推动“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在东盟国家高质量发展。

魏萍表示,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本次项目是顺应东盟国家对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心相通的重要举措。此次培训,学员们在“六朝古都”南京感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我校体验了中国蓬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希望各位学员与中国师生保持联系、互学互鉴,为增进中国与东盟的友谊贡献力量。

参训学员们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我校的精心组织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表示此次培训收获颇丰。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教师阮氏玉贤(Nguyen Thi Ngoc Hien)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掌握了丰富实用的教学技巧,还与中国及东盟其他国家的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受益匪浅。文莱技术教育学院教师阿米拉·马利克(Siti Umi Amirah Ra'emi Maleek)表示,此次培训拓宽了视野,我们深刻体会到旅游与文化有机结合的魅力,希望回国后为文莱的旅游业和职业教育作出贡献。授课教师代表徐洪波希望参训学员们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推动“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在东盟各国的持续发展。

此次东盟国家“中文+职业技能”优秀本土人才培训项目课程体系完善、活动形式丰富。项目内容涵盖“中文+旅游管理”专题讲座、示范课程及教学方法指导、企业参访、文化景点考察等,学员实地感受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与行业发展现状,沉浸式领略了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了中国智慧旅游、旅居经济发展新业态,亲身感受了中国旅游产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与实践经验。

此次2025年东盟国家“中文+职业技能”优秀本土人才培训项目为我校与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未来,我校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继续加强与东盟国家在“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谱写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篇章。

何学军作总结讲话

魏萍主持结营仪式

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会议场景

学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