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我校主办、全国工业互联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承办,全国智能交通与信息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北京西普阳光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院校科研能力提升研讨会”在仙林校区成功举办。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尹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校长王晖,北京西普阳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清华大学副教授姜春晓,重庆邮电大学教授肖斌,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职院刊评价专委会主任谭旭,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秘书长赵伟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我校党委书记谢永华出席会议,校长何学军作主旨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魏萍主持会议。
基金委专家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职业院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持续增加,充分展现了职业院校科研创新活力的蓬勃迸发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他强调,这一趋势打破了传统的科研格局,未来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将有力支撑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谢永华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科研创新与产教融合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并指出当前职业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他强调,新时代的职业院校不仅要当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更要成为技术研发的“孵化器”和区域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何学军作《聚焦区域发展战略,有组织开展职教科研工作》主旨报告。他深刻阐释了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的新趋势,重点分享了学校在营造科研生态、深化机制改革、加强协同创新、推动计划实施四个方面的探索实践。
魏萍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从政策导向、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等多个维度,重点探讨了未来国家重点研究计划的项目布局与高职院校的科研趋势,为职教科研能力提升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方略和解决方案。
研讨会上,还有多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作了精彩分享。尹浩系统梳理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脉络,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我国物联网产业面临的重要机遇与核心挑战。王晖围绕创新理念、平台、团队、政策机制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在科研创新与高质量发展领域的实践路径与标志性成果。肖斌深入解读了基础研究的战略价值,系统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体系、评审流程和项目类型。姜春晓详细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进展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大赛的举办成效,并展望了未来国家重大集成项目的布局方向。谭旭剖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术论文在选题创新性、写作规范性和投稿针对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赵伟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基层实践经历、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三个维度,系统论述了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意义和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
会前,与会嘉宾和代表参观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展览馆和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来自全国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及行业企业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展开深入交流。
谢永华致辞
何学军作主旨报告
魏萍作总结讲话
参观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展览馆现场
参观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现场
研讨会现场
供稿:科技处、发展合作处、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图/姚相宜文/姚相宜编辑/安婧校对/审核/胡光永、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