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校地融合发展,推动现有合作项目走深走实、落地见效,11月13日,校党委书记谢永华,党委常委、副校长魏萍率队赴溧水区开展专题调研。溧水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高军玲,区委常委费莉莉出席调研活动。区科技局、政府办、工信局、人社局、商务局等主要负责同志,开发区分管负责同志,相关企业负责人,部分“3+1”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学生代表,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共同参加调研交流。
高军玲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此次调研为双方合作描绘了更清晰的蓝图,将蓝图转化为实效的关键在于推动合作扎实落地,核心是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双轮驱动”。围绕深化合作,她提出两点期望:一是发挥龙头企业“主引擎”作用,构建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支持开沃、欣旺达等链主企业牵头组建高水平研发中心,整合高校科研、市场场景与政策资源,聚焦智能制造、动力电池等方向,推动技术落地,解决产业实际问题。二是深化“3+1”育人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推动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建设实习基地、产业学院和订单班等形式,将企业项目资源、技术需求与创新文化提前嵌入校园,构筑“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胜任”的产教融合生态。
谢永华对溧水区政府及开发区企业长期以来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溧水区的产业布局与南工的专业设置高度契合,为双方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未来,他希望双方能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智慧网联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与更多园区企业共同推进“3+1”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将智能化生产实践融入实习实训环节,实现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精准匹配和高效对接。他强调,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真实产业环境的支撑,期待未来能与开发区优质企业携手共建产业学院、联合研究所等高能级产学研平台,促进企业的技术优势、市场经验与高校的科研能力、人才资源深度融合,共同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座谈会上,溧水区科技局局长邰振华详细介绍了前期校地双方在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下一阶段的合作计划。双方对正在实施的“3+1”校企协同育人试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可其创新的运行模式与协同机制。
会前,费莉莉全程陪同谢永华一行参观了美“溧”生活馆,系统了解了溧水区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产业布局、创新成果与场景应用,并实地考察了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京市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溧水区新能源产业的代表企业,两家公司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领域深耕厚植,其打造的“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体系,生动展示了人机协同、多场景应用与产业供应链高效协同的现代数智化生产模式,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与深入交流,使学校对溧水区在新能源与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布局、技术优势与发展前景有了更加系统而深刻的认识,也为校地双方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双方将以首批“3+1”校企协同育人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为基础,精准锚定溧水区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更多园区企业与南工对接合作,打通人才培养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为溧水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打造一支“用得上、留得住、能发展”的青年人才生力军。

会议场景

美“溧”生活馆参观场景

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场景

南京市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调研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