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2020年度会员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在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0-11-30浏览次数:588

  11月27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以下简称“职教分会”)主办,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职教分会2020年度会员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在南京召开。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综合处卢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雪松、会员部副主任李杨、职培部副主任何培,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马幸年,江苏省教育厅职教处副处长徐庆、国际处汝益仙,学校党委书记吴学敏、校长谢永华、副校长霍雄飞出席会议。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职教分会14家副理事长候选单位及40家理事候选单位代表出席线下会议,职教分会135家会员单位线上参会。
  谢俐副司长在会上做主旨报告。他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们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职业教育的对外开放要贯彻落实建议的精神和要求,布好局,起好步。面对这样的大好时机和这样的喜人形势,我们肩负着构建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新发展格局的责任和使命,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服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局;二要坚守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初心,服务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全局;三要牢牢把握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总要求,在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变局中开好局;四是共享发展成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成果展,贡献职业教育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展示当代中国良好形象。要解放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宣传推广,在风险面前沉着应对,在危机中找到机遇,在变局中开好新局。
  沈雪松副秘书长在致辞中向职教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充分肯定了职教分会对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以及助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她对第二届理事会提出工作要求,要继续发挥好智库作用,为职业院校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把“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落到实处;二要继续发挥好桥梁作用,促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合作,推动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三要继续发挥好社会服务作用,进一步提升分会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顺利衔接,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马幸年副会长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江苏是全国职业教育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教育领域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他介绍了江苏教育对外开放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资源,第二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贸易分工。 他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提供职教分会这样的交流平台表示感谢,并希望今后江苏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职教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吴学敏带领全体与会代表学习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他表示,在协会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倾力帮助下,在职教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各理事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分会围绕“聚人气、提能力、搭平台、当参谋、做助手、定标准”的工作要求,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着力提升职教分会的凝聚力和对外交流与合作能力,积极发挥好平台、桥梁和纽带作用,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后续,将进一步明晰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理论支撑、强化人才保障、强化宣传推介,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认同度和影响力。
  职教分会新任理事长谢永华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给与的支持和职教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感谢并表示,将认真做好协会的各项工作,依托协会大平台,充分发挥参谋助手、桥梁纽带和引领示范作用,更好地引导和服务会员院校国际化进程的发展,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事业做出贡献。
  职教分会秘书长霍雄飞对第二届理事会选举办法进行了说明。大会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职教分会工作办法》,选举了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推选了副秘书长,审议了第二届理事会发展规划和职教分会2021年工作计划。职教分会副理事长、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蕴启主持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职教分会秘书处设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下午,大会进行了世界职教院校和应用技术大学联盟(WFCP)卓越奖颁奖仪式,随后进行了中德工业4.0产教融合项目及中德双元制精英师资提升项目启动仪式,仪式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培部何培主任主持。
  会上,全体理事单位代表针对职教分会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建言献策,共谋分会未来发展之道。会前职教分会理事长和副理事长单位还专门召开了换届大会预备会。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