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2020年度“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首场演出、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创制的军旅剧目《董存瑞》走进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尚宇轩、新华日报文艺新闻部薛颖旦、校纪委书记于林惠和我校近700名师生共同观看演出。
于林惠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董存瑞英勇顽强的形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希望南工师生深刻感受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在学习和工作中弘扬英烈精神,汲取前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本次演出中董存瑞的饰演者为素有“锡剧王子”雅称的周东亮,演出正式开始前,他为观众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剧目导赏。在现场,他还教唱了学生一段《双推磨》,“推呀拉呀转又转,磨儿转得圆又圆……”在一段轻快活泼的经典锡剧中,同学们感受到了吴方言的独特俗韵和别样魅力。
一场艺术盛宴在观众的期待中拉开帷幕。剧目以章节形式展现,讲述了抗日战争后期,民兵董存瑞离开家乡加入部队,在战火洗礼中不断成长的历程。50余名演出人员通过虎扑、抢背、翻跃,将鏖战场面演绎得极具表现力,慷慨激昂的音乐唱腔、激烈战斗的紧张气氛、专业的舞台动作接连不断,多次将演出氛围推向高潮,台下观众掌声连连。最激荡人心的一幕,莫过于身为突击爆破队队长的董存瑞,在战斗中毅然托举起炸药包,他望着前方,眼神坚定而勇毅:“一手托举我的血性,一手托举我的忠诚”,在壮烈激扬的音乐伴奏中以身殉国,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演出结束后,在“青年十问·演后谈”上,《董存瑞》主要演员、校外来宾与我校师生代表就所感所思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会上,来自九个学院的学生代表畅所欲言。大家纷纷表态,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不仅要致敬英雄,更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成后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第一线。同学们还对剧中董存瑞年仅19岁这一细节感触颇深,“董存瑞与我们同岁,他如果生活在现在,可能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在那个年代,他舍身求义,成为了一名不完成任务不撤退的共产党员,这样的精神实在令人倍受感动和鼓舞”。大家认为,董存瑞舍身取义的英雄形象是在历史上、在现实中、在未来岁月里历久弥新的精神指引;在当今时代,我们同样需要英雄,歌颂英雄、呼唤英雄,并时刻牢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于林惠提出,同学们要做有灵魂的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展现出青年党团员的新时代形象。尚宇轩希望同学们要像董存瑞一样心怀理想,旗帜鲜明地做理想主义者。
树高千尺不忘根,英雄战斗的画面虽已载入历史,但时代对英雄的呼唤更加急迫。锡剧《董存瑞》走进学校,给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四史”教育课。近年来,我校通过多样方式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将红色基因、英雄精神融入血脉,时刻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
于林惠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董存瑞英勇顽强的形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希望南工师生深刻感受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在学习和工作中弘扬英烈精神,汲取前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本次演出中董存瑞的饰演者为素有“锡剧王子”雅称的周东亮,演出正式开始前,他为观众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剧目导赏。在现场,他还教唱了学生一段《双推磨》,“推呀拉呀转又转,磨儿转得圆又圆……”在一段轻快活泼的经典锡剧中,同学们感受到了吴方言的独特俗韵和别样魅力。
一场艺术盛宴在观众的期待中拉开帷幕。剧目以章节形式展现,讲述了抗日战争后期,民兵董存瑞离开家乡加入部队,在战火洗礼中不断成长的历程。50余名演出人员通过虎扑、抢背、翻跃,将鏖战场面演绎得极具表现力,慷慨激昂的音乐唱腔、激烈战斗的紧张气氛、专业的舞台动作接连不断,多次将演出氛围推向高潮,台下观众掌声连连。最激荡人心的一幕,莫过于身为突击爆破队队长的董存瑞,在战斗中毅然托举起炸药包,他望着前方,眼神坚定而勇毅:“一手托举我的血性,一手托举我的忠诚”,在壮烈激扬的音乐伴奏中以身殉国,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演出结束后,在“青年十问·演后谈”上,《董存瑞》主要演员、校外来宾与我校师生代表就所感所思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会上,来自九个学院的学生代表畅所欲言。大家纷纷表态,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不仅要致敬英雄,更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成后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第一线。同学们还对剧中董存瑞年仅19岁这一细节感触颇深,“董存瑞与我们同岁,他如果生活在现在,可能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在那个年代,他舍身求义,成为了一名不完成任务不撤退的共产党员,这样的精神实在令人倍受感动和鼓舞”。大家认为,董存瑞舍身取义的英雄形象是在历史上、在现实中、在未来岁月里历久弥新的精神指引;在当今时代,我们同样需要英雄,歌颂英雄、呼唤英雄,并时刻牢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于林惠提出,同学们要做有灵魂的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展现出青年党团员的新时代形象。尚宇轩希望同学们要像董存瑞一样心怀理想,旗帜鲜明地做理想主义者。
树高千尺不忘根,英雄战斗的画面虽已载入历史,但时代对英雄的呼唤更加急迫。锡剧《董存瑞》走进学校,给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四史”教育课。近年来,我校通过多样方式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将红色基因、英雄精神融入血脉,时刻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