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参加“2020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 启动活动并作主旨发言

发布时间:2020-12-16浏览次数:449

  12月14日,“新项目、新伙伴、新发展——2020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语言大学梧桐会堂正式启动。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田学军出席启动仪式,并以视频方式致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理事长、我校校长谢永华应邀参加了启动仪式。150多名北京高校师生代表在现场,全球100多个国家1600多名观众在线上共同见证了启动仪式。
  当日,同期召开了“国际中文教育愿景与使命论坛”,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主持,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主任李宇明、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文键、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学堂在线总裁王帅国、我校校长谢永华、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邢顺峰出席会议,英国汉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施黎静、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全球总冠军甜甜在线出席并作主旨发言。
  谢永华在主旨发言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中文+职业技能”优势,注重产教研用相结合,力促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深度融合,尤其是要在建设“中文+职业技能”师资人才库、研发“中文+职业技能”教材、举办国际性技术技能竞赛和组织开展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下功夫,助力中国语言文化和职业教育走出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2020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由教育部语合中心发起,由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汉考国际、五洲汉风等20多所知名高校、专业机构、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联合主办。本次交流活动持续一周,场次多达23个,分议题有60多项,包括国际中文教育愿景与使命、创新与发展等论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等研讨活动。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我校共建的全国首家“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已于11月正式启动。基地将探索推进专业标准、教学资源、国际化师资人才、职业汉语水平考试、国际化“1+X”证书等方面创新发展;统筹推进“中文+职业技能”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实现海外本土化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打造成全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师资培训基地、国际化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基地、“1+X”证书国际化培育与推广基地、产教融合“携手出海”基地、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基地、人文与技术技能交流基地。“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代表着国际中文教育、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深度融合,为整合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融合创新和协同发展指明了实践方向,为进一步扩大中国语言、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