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苏春海对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出部署,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主持会议,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潘漫、杨树兵及部分高校代表出席会议,我校交通工程学院杨毓晋老师作为五所高校代表之一参加会议并发言。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高瞻远瞩、内涵丰富,语重心长、情真意切,是对海外留学归国学者坚持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巨大鼓舞,是对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坚持立德树人、创建一流的巨大鼓舞,是对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的巨大鼓舞,必将指引全省教育系统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高标准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更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会议强调,全省教育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精心部署安排,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并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落地落实、见功见效。一要坚持爱国之情与报国之行并进,擦亮高校教师初心底色。要求全省高校充分尊重留学归国人员群体特点,设身处地帮助解决生活、事业上的实际问题,广泛宣传表彰爱国报国、贡献突出的优秀留学归国人员,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归属感,激励他们奋发有为、报效祖国。二要坚持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并重,提升高校服务发展能力。要求全省高校充分发挥留学归国教师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聚焦科技前沿,瞄准“卡脖子”难题,给政策、给平台、给资金,积极帮助、大力支持他们勇攀科学高峰,切实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三要坚持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并举,承担桥梁纽带光荣使命。要求全省高校积极引导留学归国教师,主动担当起中外文化交流民间大使的角色,运用好自身跨文化传播的独特优势,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我校杨毓晋老师在发言中深情讲述了海外求学、归国工作的人生经历。她谈到,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这所全国首家公办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学校的广阔平台上,创造的是百年职业教育走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办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新作为,培养的是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探索的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走向世界、展示中国职教自信的新路径,学校为广大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创造发展搭建了舞台、架起了桥梁。杨毓晋老师表示,“总书记的回信是鼓励、是鞭策、是期望,南工教师将在中国制造技术革新的竞技场争当先锋,在托起人人出彩人生梦的职教课堂成就梦想。”
我校现有6个月以上国外访学经历的专任教师123名,其中很多教师毕业于国外名校。他们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学成归国入职南工,在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工作中作出了成绩。
江苏卫视、新华日报等媒体也对杨毓晋老师进行了采访。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高瞻远瞩、内涵丰富,语重心长、情真意切,是对海外留学归国学者坚持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巨大鼓舞,是对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坚持立德树人、创建一流的巨大鼓舞,是对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的巨大鼓舞,必将指引全省教育系统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高标准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更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会议强调,全省教育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精心部署安排,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并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落地落实、见功见效。一要坚持爱国之情与报国之行并进,擦亮高校教师初心底色。要求全省高校充分尊重留学归国人员群体特点,设身处地帮助解决生活、事业上的实际问题,广泛宣传表彰爱国报国、贡献突出的优秀留学归国人员,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归属感,激励他们奋发有为、报效祖国。二要坚持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并重,提升高校服务发展能力。要求全省高校充分发挥留学归国教师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聚焦科技前沿,瞄准“卡脖子”难题,给政策、给平台、给资金,积极帮助、大力支持他们勇攀科学高峰,切实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三要坚持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并举,承担桥梁纽带光荣使命。要求全省高校积极引导留学归国教师,主动担当起中外文化交流民间大使的角色,运用好自身跨文化传播的独特优势,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我校杨毓晋老师在发言中深情讲述了海外求学、归国工作的人生经历。她谈到,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这所全国首家公办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学校的广阔平台上,创造的是百年职业教育走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办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新作为,培养的是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探索的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走向世界、展示中国职教自信的新路径,学校为广大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创造发展搭建了舞台、架起了桥梁。杨毓晋老师表示,“总书记的回信是鼓励、是鞭策、是期望,南工教师将在中国制造技术革新的竞技场争当先锋,在托起人人出彩人生梦的职教课堂成就梦想。”
我校现有6个月以上国外访学经历的专任教师123名,其中很多教师毕业于国外名校。他们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学成归国入职南工,在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工作中作出了成绩。
江苏卫视、新华日报等媒体也对杨毓晋老师进行了采访。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