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应邀出席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之工程与技术教育论坛并发言

发布时间:2023-02-21浏览次数:496

  近日,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以“适应与改变——重塑我们的教育”为主题,邀请全球教育界精英及政府、企业、社会各界代表参会。2月18日上午,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谢永华应邀出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教育年会论坛—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之工程与技术教育论坛,并作交流发言。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发表致辞,他表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机制是提高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质量处副处长邱懿在致辞中表示,深化全球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渠道,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充分用好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制度和模式,更好地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副秘书长余有根在致辞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不断地增强适应性,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政校行企协同发力,将科学素养和工程能力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谢永华校长应邀就“职业本科'三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作交流发言。他指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应坚持复合性、精深性和创新性“三性一体化”人才培养定位,即掌握多项技术技能的“复合性”、通晓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技能的“精深性”、适应和推动技术变革的“创新性”。针对教育部提出的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谢永华表示,职业本科教育要培养解决产业一线复杂技术问题的现场工程师,并介绍了我校在推动现场工程师培养方面的实践,一是建设“三并组合”课程体系,二是推进“三阶递进”创新教育,三是打造“三师融合”师资队伍。在推进学校国际化发展方面,谢永华指出,我校积极探索“三维协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二是推进“走出去”办学,建成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分院,在柬埔寨建设全国首家职业教育特色孔子学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柬埔寨首相洪森共同见证孔子学院揭牌,今年招收了第一批本科学历生;三是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我校牵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中非职业院校联盟等高级别平台14个,是全国首家“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谢永华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创新机制,推动职业教育更有“国际范”,推动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聚焦全球教育发展之“变”,汇聚全球教育精英之“智”,催生教育引领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与会专家学者、企业家、创业者、教育从业者就国际形势以及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工程与技术教育展开了深入探讨,推动了我国国际化职业教育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改革。国际处负责人在京参加了会议。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图文/何正英 编辑/陈露  审核/张海宁)

供稿:图/文/编辑/校对/审核/